碟式离心机(如FT15型号)是利用离心力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高效设备,其定期检查是保障分离效率、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。以下结合FT15碟式离心机的结构特点(如转鼓、碟片组、传动系统等),整理定期检查的核心要点:
一、转鼓与碟片组:分离核心部件的检查
转鼓是离心机的“心脏”,高速旋转时承受巨大离心力,需重点检查结构完整性和清洁度:
外观与形变检查
每运行500小时或每月:拆除转鼓盖,目视检查转鼓内壁、碟片表面是否有裂纹、腐蚀(尤其接触酸性/碱性物料后)、划痕或物料黏结。
重点关注碟片边缘:若出现卷边、破损,会导致液流紊乱,降低分离效率,需及时更换。
检查碟片间距:正常间距应均匀(FT15通常为0.5-1mm),若因变形或物料堵塞导致间距不均,需拆解清洗并调整。
清洁度检查
每运行200小时或每次更换物料后:彻底清洗转鼓和碟片组,去除残留的固相杂质(如结晶、纤维)或油污。
检查清洗效果:用手电筒照射碟片间隙,确保无可见残留物,避免因堵塞导致“短路流”(物料未充分分离直接排出)。
二、传动系统:保障转速稳定的关键
FT15碟式离心机的传动系统通常包括电机、皮带/联轴器、轴承等,需重点检查动力传输的稳定性:
电机与皮带/联轴器
每周检查:电机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噪音、振动(可用振动检测仪测量,振幅应≤0.1mm/s);表面温度是否过高(环境温度+40℃为警戒值)。
每月检查:皮带松紧度(按压皮带中点,下沉量应为10-15mm),若过松易打滑导致转速下降,过紧会加剧轴承磨损;联轴器的同心度(偏差≤0.1mm),偏移过大会引发共振。
轴承与润滑系统
每300小时检查:轴承座温度(正常应≤70℃),若异常升温可能是润滑不良或轴承磨损。
每1000小时更换润滑油(推荐使用N32号机械油):更换前需排空旧油,检查油中是否有金属碎屑(若有,提示轴承磨损,需拆解检修);加油量以淹没轴承1/2-2/3为宜,过多易导致油温升高。
三、进料与排料系统:确保物料流通顺畅
进料口与管道
每周检查:进料阀是否开关灵活,有无泄漏;管道内壁是否结垢(尤其处理高黏度物料时),若堵塞会导致进料量不稳定,影响分离效果。
检查进料压力:FT15碟式离心机正常进料压力通常为0.2-0.4MPa,若压力骤升,可能是管道堵塞或进料口滤网(若有)堵塞,需及时清理。
排料口与调节阀
每运行100小时检查:固相排料口(如排渣口)是否有残留堵塞,尤其处理高固含量物料后,需手动清理积渣,避免排料不畅导致转鼓过载。
液液分离机型需检查轻重相出口调节阀:阀芯是否磨损,调节刻度是否准确,确保分离后的两相比例稳定。
四、安全保护装置:杜绝运行风险
FT15碟式离心机通常配备超速保护、振动保护、盖锁装置等,需定期验证其有效性:
超速保护
每6个月:通过专业设备测试超速开关的触发阈值(FT15额定转速通常为6000-8000r/min,触发值约为额定值的110%),确保超过安全转速时能立即停机。
振动保护
每月校准振动传感器:设定振动报警值(通常为0.5mm/s),用标准振动源测试传感器是否能准确触发报警并停机。
盖锁与密封
每次开机前检查:转鼓盖的机械锁或液压锁是否锁紧,密封垫是否老化、破损(若有泄漏,会导致物料飞溅或真空度下降),必要时更换食品级或耐酸碱密封垫。
五、其他辅助部件检查
冷却系统(若有)
每500小时:检查冷却水管路是否堵塞,冷却水流量是否满足要求(通常≥5L/min),避免因转鼓过热导致物料变性或设备损坏。
仪表与控制系统
每周校准:转速表、压力表、温度表等显示是否准确,偏差应≤±2%;PLC控制系统的逻辑是否正常(如启动/停机顺序、报警联动)。
FT15碟式离心机的定期检查需围绕“分离效率”和“运行安全”两大核心,重点关注转鼓、传动系统、安全装置的状态,同时结合物料特性(如腐蚀性、黏度)调整检查频率。通过及时发现并处理磨损、堵塞、偏差等问题,可有效降低故障率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(通常可达8-10年)。
本文来源于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公司官网 http://www.armfield.info/